獨家 | 趙睿:像瘋子一樣做設計
趙睿演講視頻
【騰訊家居 設計頻道】7月19日,2018騰訊家居年度設計時尚盛典·金騰獎 華中賽區宣講落地長沙,“多面手”新銳設計師,“2017金騰獎·年度最佳酒店設計”榮譽獲得者,緯圖建筑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、設計總監趙睿親臨現場,與數百位當地設計師齊聚一堂,助力金騰獎·華中賽區宣講。
活動現場,趙睿帶來題為《2014——》的精彩分享,以自身的設計經歷為例,深度剖析2014年至今自己的設計經驗和設計案例,熱情洋溢的演講贏得了現場眾多設計師的一致認可。
2018騰訊家居年度設計時尚盛典·金騰獎由中國室內裝飾協會(CIDA)、騰訊家居聯合主辦,總冠名品牌夢天木門,特約品牌久盛地板、老板電器、奧普,戰略合作媒體AXD雜志,華中賽區宣講支持單位湖南省建筑室內設計學會、湖南省室內設計師協會、湖南省青年設計師聯合會。
嘉賓簡介
趙睿
“多面手”新銳設計師
2017金騰獎·年度最佳酒店設計
緯圖建筑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、設計總監
1993年,趙睿開始從事建筑及室內設計行業,負責設計項目涉及國家大型建筑規劃工程建設、酒店工程、公共住宅、私人會所、別墅、展廳、藝術裝置類設計等,榮獲過意大利A'DESIGN AWARD 金獎&銅獎、法國IF DESIGN AWARD等過個國內外大獎。
演講實錄
從“人家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”到“像瘋子一樣做設計”
我從93年開始畫了兩年效果圖,算是入行,1995年,開始在北京做室內設計,建筑設計,做了八九年。再后來,又在798藝術區呆了五六年。
從1993年到2013年,20年的時間,基本上是“人家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”,20年一直做一些基礎的設計,各種類型也一直在學習。2014年,我離開北京,回到廣東,開始接觸商業的項目。
從2014年到現在,近三四年時間,展廳,餐飲,寫字樓,酒店各種類型都做,好像突然從監獄里面放出來一樣,白天黑夜都在工作,工作生活根本分不開,項目也盡量表達自己。
在座很多也是我的朋友,經??吹轿?,晚上白天都發帖子。我現在就兩種狀態,要么在做設計,要么在發帖子,像瘋子一樣,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。
設計案例分析 《管宅》
業主是我的好朋友,整個項目耗時四年,從建筑改造到室內設計,包括軟飾,都由我們完成。
我想象的三亞生活,應該是可以光著腳丫走路,四處亂竄,可以跟朋友一起抽煙,游泳,聊天,應該是一個不用太拘束的空間,這也是我做這個設計時想要營造的感覺。
房子原來由新加坡的公司設計,里面的空間切割地很碎。被我改造后,分三層,有一層是半地下的,整個加起來有7千多平米。
我喜歡去蘇州,我特別喜歡蘇州園林,管宅的空間構想,多少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。
管宅的設計特色是,到處都能看見光,自然光比較多,我的設計,90%是這樣的類型。我特別喜歡在里面“很自由”的走動,各種構思都以此為依據。
我會把自己喜歡的各種東西,陽光,光線做處理,融入到設計中。骨子里面想要的東西都會出現在作品里面,我希望我的每一個設計都不一樣。
設計好之后,很有當地的感覺,不管是做什么類型的設計,我都沒有刻意的追求,我骨子里有很多中式的東西,作為中國人,中式的元素有意無意存在于腦海中。
材料也是很重要的問題,基本上都是最便宜的石材,還有松木,原木,七千多平米里面基本上是以這兩三類材料為主,以節約成本,控制造價。
大廳里面是比較熱鬧的,走道比較窄。這個樓有兩部分,一個是會所,一個是住宅。這個部分,我想辦法把很多元素放進去,在構成里面很豐富,各種穿插。
雕塑也是我們一起做的,外面也放了一些球體,還有那個畫也是,都是我們做的。離開北京以后,出來自己做,雕塑也做,繪畫也做,工具也做,什么都參與進去。這個項目里,裝飾設計、雕塑等全部是我們團隊做出來的。我們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用上去,包括自己的一些喜好。
設計案例分析 《明日世界中心》
明日世界的展廳,要求70天完成建筑改造及室內設計部分,這也是我對自己的一個挑戰,很多東西都想嘗試一下,讓自己興奮起來。
我有時候會做路邊很小的店鋪,有的很有意思,時間夠的話,我會盡可能地去多嘗試。
建筑跟室內改造一共用了70天,包括鋼結構的完成,我們接手時鋼結構只做了一半。我們把公司分成七八個小組進行配合,第三天建筑平面做出來以后,當天就開工。
完整的效果圖,有辦公空間,還有展廳,有點像創客空間,還有一個家居展廳的部分。里面的展廳會經常設展,會有活動。
設計案例分析 《酒店及商業空間工程與設計展·緯圖館》
我做了很多類型的嘗試,這個就是我們的展廳,前年做的,我第一次做,我好像什么都想做一下,展廳是3天完工,今年我做了180平米的展廳。
基本上所有地方的設計,我都有參與,我特別喜歡參加很多物件的制作,甚至打掃我也有參與。
那段時間對球體有點著迷。為什么做球體?一種感官,很難用文字來表達。我是用琢磨的心態把作品做出來的。
后記:個人認為,于趙睿老師而言,2014年是一個分水嶺。2014年以前,用其自己的話說,重復于“愚昧的基礎工作”,渾渾噩噩,2014年之后,從北京輾轉回到廣州,開始獨立做設計,從最初的做“關系活”開始,短短三四年的時間,迅速走出自己的道路,形成獨特的設計語匯,背后是過往20年的積累。多年重復基礎工作,對于時間的浪費固然令人扼腕,然而也正是這些年雄厚的積累與對過往的反思,促使他現在能夠加倍努力,進而快速地成長起來。期待趙睿老師更多優質作品的出現。
且本文所涉數據、圖片、視頻等資料部分來源于網絡,內容僅供參考,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